2023中國基金業年會落幕 13萬億基金業掌門共話行業高質量發展
2023中國基金業年會落幕 13萬億基金業掌門共話行業高質量發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凌晨 廣州報道
12月6日,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主辦、21世紀經濟報道承辦、廣發基金特別支持的基金業年會在廣州圓滿落幕。
在中國公募基金行業發展25週年之際,本屆基金業年會以“立足服務實體經濟,共鑄高質量發展”爲主題,邀請數百位海內外機構、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及基金業參與者們匯聚一堂,聚焦年內中國基金業的熱點和趨勢性的話題,爲新格局下的中國基金業發展建言獻策。
閨蜜同款刺青Get!「搞怪超模」裸上身秀胸下玫瑰 另一半竟然在這位小天后身上
深交所基金部副總監王輝、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博時基金董事長江向陽、國壽安保基金總經理鄂華、泓德基金董事長溫永鵬、海富通基金總經理任志強、東方紅資產管理聯席總經理胡雅麗、方正富邦基金總裁李長橋等海內外近百人蔘與會議。
中國基金業協會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上半年末,我國資產管理總規模爲68.07萬億元,產品數量超20萬隻。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管理總規模達到27.48萬億元,產品數量超過1.1萬隻,整體實現穩中有增。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共有近30家頭部基金業機構主要負責人與會,其中參會公募基金公司管理資產總規模超13萬億元。
深度把握2024趨勢性先機
年會開場,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編輯、財經廣播頻率總監潘曉霞現場致歡迎辭。
潘曉霞表示,2023年是中國公募基金走過的第二十五個年頭,在制度支持、環境培育以及行業的共同努力下,作爲普惠金融的公募基金行業,始終奔跑在資本市場發展的前沿,以強大的資金聚集和投資配置的能力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爲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2024年即將到來之際,資本市場也正行至新的戰略機遇期。
博時基金董事長江向陽表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金融要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這爲新時代新徵程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基金業年會現場,21世紀經濟報道攜手深交所共同發佈了“ETF深觀察”暨聯合投教活動計劃。
深交所基金部副總監王輝表示,深交所基金部一直高度重視ETF新聞宣傳工作,與市場各大主流財經媒體建立了廣泛緊密的聯繫。今年以來,成功組織了ETF產品持營暨媒體工作交流會、創業板專題媒體路演、全國投顧大會等活動。此外,深交所基金部還定期組織專門面向媒體的系列雙向路演活動,在重點產品、重點時點、重點活動方面與媒體建立了深度合作關係,爲穩市場、穩預期,發出深市基金聲音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他指出,21世紀經濟報道是國內最大的商業媒體之一,一直以來深度參與深市基金宣傳報道、課題研究等各項活動,與深交所基金部雙方合作基礎紮實、合作空間廣闊,雙方將充分利用各自的渠道與資源,共同建立新聞宣傳專欄、投教基地等ETF專項市場培育項目。
數字經濟賦能資管行業
會議現場,泓德基金董事長溫永鵬發表了《數字經濟時代的資產管理》主題演講。
在他看來,中國在數字經濟多個領域已位居全球前列,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字政府建設、數字國際合作等,均展現出中國數字經濟的國際競爭力,但與美國的差距在一些核心領域仍然存在。資產管理的根本是持續爲客戶創造價值。以AI爲代表的數字工具,能夠在資產管理過程中起到助力作用。數字工具可以進一步爲資產管理賦能。
海富通基金總經理任志強表示,公募基金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
比如科技金融方面,公募基金應深刻認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大力支持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助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綠色金融方面,公募基金應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做綠色投資、可持續投資的踐行者,支持綠色低碳發展,開發符合綠色發展方向的基金產品,持續完善ESG評價體系,把環境、社會、治理因素融入投資管理和企業運營的各個環節。
方正富邦基金總裁李長橋現場發言表示:“公募基金行業呈現四大發展新趨勢:機構化、工具化、數字化、國際化。”
他認爲,公募基金、保險、社保基金、券商、私募基金、外資等境內機構投資者,持A股比例提升至20.40%,“機構化”趨勢明顯,對市場的定價能力不斷提升。其中,公募基金持A股比例達7.99%,已成爲境內機構投資者中最大的參與方。”
聚焦高質量成長
論壇上,百億私募管理人林園投資董事長林園作了題爲《加倉中國,佈局大健康》的演講。林園奉行價值投資理念,以“確定性”理念馳騁資本市場。他認爲,投資確定性是抵擋股市風險的重要前提,也是建立牢固基業的基礎。
他認爲,投資首先是選行業,要點在於行業的景氣度要高,如此,行業內的龍頭公司勝出的機會纔是大概率。行業能夠決定投資的成敗。尤其是在老齡化大趨勢之下,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等三大慢性疾病的消費,爲行業裡的醫藥醫療公司帶來發展機遇。
嘉實基金副總經理姚志鵬發言表示,從2024年來看,現在的權益配置價值其實是一個長期需要重視的依據。自2021年以來,全球高資產公司中中國的佔比是越來越高的,中國整個增長能力強勁且穩健。而放眼全球資本來說,雖然短期有景氣與信心的問題,但我們依然存在一些優勢。比如成本優勢其實本質是多方積累產業鏈的優勢,此外還有服務響應能力等。
易方達基金副總經理範嶽、博時基金副總經理王德英、富國基金副總經理李笑薇、建信基金副總裁陳正憲、摩根基金副總經理郭鵬圍繞ETF創新和多元化發展主題進一步發言探討。
前海開源投資部總監、首席ESG官崔宸龍、交銀施羅德研究總監馬韜、方正富邦權益投資部副總經理喬培濤、富達基金多資產投資策略總監戴 旻,泓德基金AI Lab負責人李子昂圍繞權益投資主題進行圓桌討論。
此外,作爲國內最大的商業報紙媒體之一,21世紀經濟報道一直深度關注基金行業的發展及資產管理行業未來趨勢。本屆年會現場,21世紀資本研究院同步發佈2023年多項智庫研究階段性成果。